
中国半导体机会
由于半导体在硬科技领域日益重要,故简介之。
- 中国半导体历史机遇
- 半导体产业链
- 全球半导体聚落生态
- 半导体赛道分析案例
- 中国半导体产业的挑战与机会
中国半导体历史机遇
中美竞争的大格局:半导体的重要性,脱虚向实的重要支柱
在中美竞争的大格局之下,中方已然意识到,硬科技的发展十分重要,未来会尽其所能,把所有的资源尽可能多的投入在科技领域,但并非所有的科技都有机会,所有务虚以及不合理的高金融属性和互联网产业,都会在未来反映出回撤,甚至不受市场青睐,例如:互联网、线上教育、影视文化、MCN、房地产等。代表企业有如:腾讯、阿里、蚂蚁金服、滴滴、美团、新东方、恒大地产等。从上述产业或进行转型或撤出资金资源将脱虚向实并大举投资如下产业:
- [半导体] 芯片设计、制造、封装
- [半导体] 材料 (如光刻胶等)
- [半导体] 设备 (如光刻机等)
- [半导体] 工业软件 (如EDA等)
- [新能源] 光伏、锂电池、氢能
- 智能汽车
- 高端制造
- 航空航天
半导体赛道分析案例
半导体存在大量机会,需清楚具体的应用范围。
半导体产业链大致可分为上,中,下游,分别为设计,制程,封测。仅制程即有数百道工艺,甚至上千道工艺(截至2022年最先进制程有约4000道工艺和近百个光罩),紧密相连环环相扣,且由于半导体产业是非常大的领域,用一些细分赛道,为有助于理解半导体产业,以下四例为:
- 跨领域芯片开发:行业间的叠加机会
- 芯片设计模式创新:芯片设计加速器
- 5G通讯解决方案:实现未来万物互联
- 数据中心芯片市场:CPU+GPU+FPGA
跨领域芯片开发
将孕育出大量国产替代商机
芯片 (Integrated Circuit,IC),从英文字面上理解就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其价值是在于体积小,耗电少,量产成本低等,可以为生活大大提升便利。所谓的跨领域的芯片应用是,半导体产业与某一领域的结合,达到生产率的提升,例如:
- 半导体 + 汽车 ➔ 车用芯片
- 半导体 + 医疗 ➔ 生医芯片
- 半导体 + 5G ➔ 通讯芯片
芯片设计模式创新
一站式芯片设计解决方案:IC Service
在过去的制程领域,制程厂(foundry)提供制程代工,使芯片进入fabless时代,开创伟大的商业模式;同理,芯片设计领域,一站式模式创新(one-stop/turnkey solution)也作为新商业模式出世:IC service。可理解为一种芯片设计的委托代工,一间好的turnkey house可以为企业客户节省相当程度的成本和带来管理上的便利。其加快了GDSII的输出进入流片(*tapeout)。上述所提之整合制程和封测等一站式解决方案,便可服务应用于中低端芯片开发等领域。
*tapeout:意指流片,为芯片从设计进入制程最关键的一环,将芯片的GDSII档案,交与制程厂做出光罩,亦称掩模(mask),
5G通讯解决方案
实现物联网、车联网等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 (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 或 5th generation wireless systems,简称5G)是最新一代蜂窝移动通信技术,是4G(LTE-A、 WiMAX-A)系统后的延伸。 5G的性能目标是高数据速率、减少延迟、节省能源、降低成本、提高系统容量和大规模设备连接。
数据中心芯片市场
两大并购案带来的思考:AMD并购Xilinx VS Nvidia并购ARM
数据中心的芯片市场主要分为三大板块,
- 中央处理器(CPU):Intel, AMD
- 图形处理器(GPU):Nvidia
- 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芯片(FPGA):Altera, Xilinx, Lattice
Nvidia并购ARM以失败告终,而AMD并购Xilinx拿下FPGA最后一块拼图,有机会与Intel比拼数据中心的芯片市场。老牌大厂Intel,本身已储备三大板块,且在制程上找上了TSMC预计能提高毛利和良率。预计未来数据中心芯片市场的竞争格局为,Intel VS AMD VS Nvidia。
然而,中国目前尚无能力参与CPU和GPU且受限于其制程能力,但可部份参与FPGA市场,以中低端密度FPGA为主,日渐可以做到高密度LUT FPGA,主要应用领域为汽车,工控和消费等。
中国半导体产业的挑战与机会
挑战与机会并存,应先知己知彼。(更新于2022.02)
[挑战]
[机会]